2011年8月25日星期四

小孩不笨(马太福音18:1-6)

8月6-10号,英国多个城市发生骚乱。有人指骚乱的根源是因一位年轻黑人被警方打死而引发的。然而从骚乱的规模和严重性,我们发现骚乱的产生不单单只因为一个黑人的死才导致的。虽然分析家指出这是英国社会在长期面对经济不振、失业年轻人面对前景不明时所积压的种种深层裂痕所造成的,甚至批评英国政府的政策等等。可是,事实上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参与掠抢的并不只是所谓被边缘化的社会底层的黑人,当中却也包括白人和富有的中产阶级,他们中的一部分曾被认为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这些原本该属于社会“主流人群”的暴徒,当中有百万富豪的女儿、正在舞蹈学院学习芭蕾的高材生、未来的音乐家和歌剧演员,甚至伦敦奥运的形象大使等等。他们从商店内抢夺商品,鞋子、电视、电脑等等名牌商品。连续四天的骚乱,大部分商店都遭殃。只有一种商店相安无事,书店,他们什么都偷抢,就是没有人偷书。
暴乱分子大多数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其中11至17岁少年居多。电视新闻播出这些参与暴力袭击和偷盗而被捕的青少年,在出庭受审当天他们中有些步出法庭一副吊儿郎当、嬉皮笑脸、毫不在乎的神情。或许英国首相所指责的更能解释这次暴乱的根源,他谴责“不负责任、自私、孩子失去父亲、学校纪律缺失、不劳而获、享有权利却不履行职责”等社会现象,认为那是因为英国社会正走向道德崩溃。他说:“我们社会中有部分人完全不负责任,他们觉得世界欠他们的。看到那些年轻人在街上砸破抢夺,还脸带笑容,这完全是不负责任、管教不周、缺乏教养、没有道德,这是我们需要改变的。”看看这些学业成绩优秀,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的年轻人,竟然是制造骚乱的一分子,管教不周、缺乏教养切中了问题的要害。
英国法律文化及司法体制“过度”庇护未成年人,客观上造成后者缺乏对法律的尊重和敬畏。有轻微犯罪行为(如打架斗殴,偷窃糖果)的青少年,一般得到的“惩罚”只是警告或是为社区服务,“惯犯”或情节严重者才被投入监狱。久而久之,一些人形成了“抓住了也不一定会进入司法程序,进入司法程序也就是被关几天”的“轻松”心理,搞起破坏来有恃无恐。由于过分强调让青少年多点自由生长,过分强调尊重青少年的自我行为方式,造成学校放松管理,家长不敢管理,社会缺失管理的最后现象存在。很多青少年在生长中抗拒接受教育,强化行为自由,尤其在心智不成熟的年龄阶段,他们开始对社会的群体导向盲目跟随,很多情况下,英国的青少年没有了过去那种绅士式教育,过度的放纵让青少年中的一部分人开始滋长了一些不良的行为,形成了一些随性的习惯。聚众闹事,甚至于放火,他们很多人在“快乐”中肆意放荡。他们不知道那是犯罪,他们不清楚他们的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他们更不清楚自己这样做将成为自己一辈子难以被饶恕的遗憾。
事实上,英国社会长久以来面对传统家庭结构破裂,家庭教育功能缺失的问题。英国单亲家庭比例相当高,在骚乱爆发地托特纳姆区,约4/5的孩子生活在只有母亲的单亲家庭。很多青少年得不到安全、温暖和稳定的家庭教育,缺乏必要的是非观和道德感。而受个人主义、享受主义和“去权威化”思想影响,很多父母逃避教育和监督子女的责任,放任纵容孩子逃学辍学、酗酒吸毒。骚乱发生后,就有英国媒体拷问“(骚乱者的)父母们哪里去了?”是的,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耶稣基督尤其强调对小孩的教育,没有将上帝的真理和诫命教育给孩子的父母更是受到耶稣的咒诅。耶稣在那里这样说的呢?让我们打开马太福音18:1-6。

本论:
在这段经文的开始,是门徒询问耶稣一个问题,“天国里谁是最大的?”。门徒的问题隐含着门徒对权力地位的重视。然而耶稣的回答却令人出乎意料。耶稣告诉门徒要回转变成小孩那样。耶稣的回答十分无厘头,那是因为小孩子在犹太社会里是十分微小的,成人并不会重视小孩。然而,耶稣这样对门徒说的意思是什么呢?耶稣这里要求门徒回转变成小孩的样式,耶稣的意思是要求他们在思想方面来一个根本的转变,不要再追求权力地位。事实上,这里的“回转变成像小孩一样”的意思,也包涵了指出小孩那种天真、单纯的心理状态。正因为小孩是没有地位的,小孩子必须听从大人的教导,再加上小孩的单纯和天真,所以小孩也容易吸取大人的教导,特别是来自父母亲的家庭教育。因此耶稣除了指出门徒应当放弃权力和地位的追求,更是指出门徒应该如同小孩那样顺服及遵从天上的父上帝的诫命。若不愿意如此,耶稣警告必定不能进天国。

因此这段经文其实除了是耶稣对门徒的提醒,更加是耶稣强调人们对小孩的教育所发出的提醒,并指出在孩子小的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宗教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第6节耶稣警告因为错误的教育,而导致小孩犯罪离开上帝的人将受到的惩罚。耶稣的提醒是正确的,要建立一个人对上帝的敬畏和道德价值观最好是从小孩的阶段开始。为什么我会如此说呢?首先,我们需要先来认识一下人生成长阶段中,接受教导的主要心理特征。

根据心理学家柯尔堡(Lawrence Kohlberg)对各民族进行泛文化的横断面及纵断面的长期研究,研究人类道德心理的发展过程,他提出著名的「三时期六阶段」理论:
(一) 道德成规前期 (Preconventional level)
  儿童根据权威者的命令或行为后果,赏罚或苦乐的获得来判断行为的是非好坏,只着重于对自身的影响,此时期又分为两阶段:
1. 处罚与顺从导向 (Punishment and obedience orientation )
从事能避免责罚的行为,根据行为结果决定是非,不考虑动机,无条件地服从权威。
2. 相对功利取向 (Instrumental relativist orientation )
以条件交换及对自己的成本效益来看待人际关系与行为好坏,能满足自己需要或能在行为后获利的就是好行为。尚无法考虑抽象的道德观念,如忠诚、感激、正义等。
第一阶段的人通常是儿童,年龄比较小的人,他们道德判断的方法与根据是害怕大人、顺从大人;行为作错了害怕大人处罚。那时他还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完全是听从大人这样的导向。进到第二阶段,他好像有进步,但还是只以功利为取向,所想的都是我有好行为,我会得到什么样的好处,会从父母老师那里得到什么样的报赏。所以,有好的行为就期待有报赏,不好的行为就会有得到处罚。第一个时期道德判断的依据就是这样。

(二) 道德成规期 (或称道德循规期) (Conventional level)
此时期之行为判断不再只企盼行为后立即能获得的物质效果,更进一步能顾及家庭、社会团体或国家的利益。此时期可分为两阶段:
3. 人际关系与和谐导向 (或称寻求认可取向、好孩子取向) (Inter-personal concordance orgood-boy-nice-girl orientation )
能以动机来衡量好坏并以做一个「好孩子」,得到大众的认同,做为行为的信念。
4. 法律与秩序导向 (或称顺从权威导向) (Law and order orientation)
以是否能遵守团体规则、善尽责任或义务、尊重法律、服从权威来判断行为的是非,已初具法制观念。
第二个时期儿童开始慢慢有一些自己判断的能力,但是这样的判断能力还是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含家人、社会团体、国家的利益等等。所以在此时期阶段三儿童最重视的是合群,作一个好孩子得到大家的认同,而不是像第一个时期用利益取向作主导。同侪如果对我有好的看法,他就觉得很好,很多青少年就是在这个阶段。因此,此时特别需要加强孩子的宗教教育,甚至必须关注他们的社交圈子,因为误交损友将带来严重的后果。第四个阶段他会去看团体规则、尊重法律,所以说第四个阶段已经初具法治的观念,这已经算是更进一步了。


(三) 道德成规后期 (或称道德自律期、道德原则期)
  (Post-conventional; autonomous; principled level)
此时期之行为判断已能顾及道德的普遍性价值及原则,建立起自己的价值体系,而非仅受团体的左右。此时期可分为两阶段:
1. 社会契约导向 (或称法制观念取向) (Social-contract legalistic orientation)
尊重人权,遵守全体社会所决定的行为标准或默认的社会规约。尊重法律,但不死守法条,认为法律是为了大众公益而制定的,应依社会的需要,而做弹性的修正。
2. 普遍原则导向 ( 或称价值观念取向 ) (Universal ethical principle orientation)
此时期,经逻辑思考而订的道德原则,坚信道德的普遍性及一般性,并认为道德不只是注重具体的道德规约的,而是正义、公平与尊重个人尊严、超越法律条文的。
第三个时期的第六个阶段是最进步、最成熟的判断,道德判断的目标应该朝此迈进。一个人能够达到这个目标,他的的道德判断算是比较成熟,因为他会根据伦理原则来看事情。他当然会遵守法律,但是他也会有独立的判断,他会发现法律的规定有时候也不一定合理。他虽然知道团体的利益很重要,但是他也会发现有时候团体是被某些少数人所操控的。像过去的执政党,控制人民的言论自由等等。进到这个时期的人,他就会看出社会被某一种力量所控制,他会去分辨。因此,当社会制约的力量不合理时,他就不会去遵守,他有他自己的道德原则,这是比较成熟。阶段六的普遍原则的导向,意思就是他会坚持某些原则性的伦理原则,不会受到外在利害关系的影响或支配,而且他会非常重视公义公平、尊严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这个理论,年龄愈小的道德判断能力停留在前面的阶段,年龄愈长,应该会往阶段六来进展。但事实上道德判断不一定随年龄而发展进步,很多人都停留在前面的阶段,像那些为非作歹的人,他们的道德发展都只停在第一、第二个阶段而已,并没有进步。一般社会上的人,大概都在阶段四。能够进到阶段五或六的人,是属于很有伦理判断力和实践能力的人,可以说相当完全的人,但这样的人并不多。我们在训练学生的伦理认知或实践时,应该朝着这样的目标进行,至少应该脱离第一、第二阶段,而向第五、第六阶段迈进。如此的伦理教育才算成功。可见,要培育孩子的道德价值观,就必须从小开始,而且这个培育的过程是长期的工作,因此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亲所扮演的角色尤其重要。

犹太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圣经箴言书》开宗明义指出: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箴言一7),犹太人的教育理念不只是在于传授知识,也不只是教人处事之道;犹太的教育理念就是认识及敬畏耶和华,并在上帝的圣洁中生活。犹太人的教育理念就是宗教教育,并且要在孩童小的时候就要在家庭中开始,教导他们认识耶和华的律法。
圣经是犹太人的经典,因此犹太人的儿童教育就必须基于律法的原则,来教导孩子认识耶和华的法则。《申命记》六章4-9节如此说道:“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的 神是独一的耶和华;你要全心、全性、全力爱耶和华你的 神。我今日吩咐你的这些话,都要记在你的心上;你要把这些话不断地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或行在路上,或躺下,或起来的时候,都要谈论。你也要把这些话系在手上作记号,戴在额上作头带。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柱上和城门上。《诗篇》第一篇2节“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诗篇》一百二十八篇“凡敬畏耶和华,遵行他道的人便为有福。”等等。

犹太人非常注重孩童的教育,犹太经典《他耳目》(Talmud)说到:“当孩童肯在学校殷勤学习时,以色列的敌人就不能得胜。”从《旧约》来说,培育下一代的宗教素质与道德情操,责任是落在父母的肩膀上。《箴言》常常提到父母管教孩子的责任:“不用杖责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爱儿子的,必对他勤加管教。”(箴言十三24)“趁着还有指望的时候,要管教你的儿子”(箴十九18)“教养孩童走他当行的路,就是到老,他也不会偏离。”(箴二十二6)“杖责和管教能使人有智慧,放纵的孩子使母亲蒙羞。”(箴二十九15)等等。对犹太人来说,家是教养孩童的中心。
根据研究,古时候犹太人的孩子刚学说话时就要背诵:“耶和华我们的神是独一的主”,5岁就开始学旧约,10岁学《Mishnah》,13岁学十诫,15岁学《Talmud》,18岁成家,20岁立业。犹太教育的重点在于塑造孩子的个性品格,老师以他个人的品格去影响孩童的品格,生命陶塑生命。犹太人的孩子务要尊师重道。犹太人的价值观是以神为本,一方面重视道德的选择过程,令一方面亦不忽略道德的规范内容。我们强调《圣经》是神的话语,也是我们道德规范的标准。人不需要、也不可能自我制定何为道德的标准。神才是我们的准则,人只是去发现神在《圣经》中向人启示的规范。神所定下的道德守则是非常具体的,可以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圣经》记载三类有关我们道德基础的材料:(一)神的律法:十诫与旧约其它的律例典章;(二)人的典范:《圣经》记载一些人的道德规范与神的教导;(三)基督的教导与典范:耶稣基督的生平与祂对门徒的教导。

从人类道德发展过程以及上帝命令他的子民要给孩子从小就接受宗教教育来看,我们发现在无论是在科学或信仰方面,都告诉我们一件事,培育良好人生观以及道德观,必须从孩子小的时候做起。在经文的第4节,耶稣肯定小孩子的地位,说明了如同地上的父母疼爱听话又顺从教导的孩子那样,天父也一样疼爱那些像小孩那样心甘情愿遵从他诫命和教导的人。因此他们都一样得到天父的喜悦,都一样是天父所爱。如此,就不分地位的大小,都一样是最大的了。不单如此,耶稣在第5节更挑战我们不可小看任何被培育相信独一上帝的小孩子,反而要接纳他们成为信仰群体的一分子。是的,若我们从孩子小的时候就灌输良好的信仰教育,在小孩子的心理自然而然就会知道他必须要敬畏上帝。问题是我们有没有给予孩子良好的宗教教育呢?或许你说你连圣经都没有读,怎么可能教导孩子宗教教育呢?弟兄姐妹,父母的榜样是很重要的。
在美国,数码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的创始者Ken Olsen是家喻户晓的电脑设备生产商,他曾经被美国《幸福》杂志评为“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家”。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他总是会提到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的用行动影响了他的一生。据说,他的父亲奥斯维德是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工程师。奥斯维德很勤奋,拥有几项专利。后来,经济不景气,他成为一名推销员。有一次,店里来了一位顾客,想从他手中购买一部他推销的机器,但是,他发现这位顾客并不是真正需要这部机器,于是他劝这位顾客不要购买。这件事情让他的老板非常生气。不过,此后,奥斯维德的客人们总是很信任他。奥斯维德的诚实品德为三个儿子做了很好的示范。他们都以父亲做为自己的榜样,诚实待人。后来,他们全部成为有为的工程师。奥尔森在为人处世方面秉承了父亲的榜样:办事讲原则,合作讲真诚。在员工和商业伙伴中,他拥有很好的口碑。这些对他的事业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重要。

对于犹太人来说,教导孩子从小就认识和跟随上帝是犹太人父母亲的责任,所以几乎所有犹太小孩不可能没有受过家庭的宗教教育。这么说来,耶稣几乎是在告诉当时的犹太人,所有的小孩都不是地位微小的,因为耶稣与他们同在,信仰群体必须接纳小孩也是天国的一分子。可见耶稣并不愿意看见小孩被排斥于信仰群体之外,因为他必须在信仰群体之内被保护才不至于受到其他的错误教导而偏离上帝。所以在第6节,耶稣警告“无论谁使一个信我的小弟兄犯罪,倒不如拿一块大磨石拴在他的颈项上,把他沉在深海里。”犯罪,也就是指离开上帝。以错误的教导而影响小孩不敬畏上帝离开上帝的人,耶稣警告倒不如以死刑来对付他们。拿一块大磨石拴在人的颈项上,把他沉在深海里的做法是当时罗马政府的其中一项死刑。可见耶稣对错误教导小孩的人所发出警告是多么的严厉,这再次让我们看出耶稣肯定小孩的地位,但耶稣也了解小孩无法做出成熟的是非判断拒绝错误的教导,因此耶稣才会提醒我们要接纳小孩,保护他们在信仰群体中,免受错误教导的影响。小孩就如一个海绵,你教他什么,他就吸收什么。小孩就如一张白纸,你画什么,写什么,就决定他的脑袋里思考的是什么。因此,小孩并不是笨,小孩会观察父母的言语行为,再模仿父母。所以,不要骂小孩笨,因为真正笨的是大人。

上帝爱我们,他赐下救主耶稣给一切相信他的人。上帝也爱我们的小孩,他赐下圣经话语让我们按着真理教导他们,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可是你或许会说,你对圣经的话语还是一知半解,也不懂如何正确的教导孩子信仰教育,那怎么办呢?你应该让孩子来教会的主日学学习。教会的主日学,原来就是要帮助信徒教育他们的小孩从小认识上帝,敬畏上帝。只是或许时代的转变,教会主日学的学生已经不再单纯的只是信徒的孩子来,也有其他非信徒的孩子在当中。正如刚才所说的,耶稣教导我们要保护小孩在信仰群体里面,但是当非信徒的小孩带着他们在家里所学的一套,来到主日学里影响其他小孩;又或者小孩的非信徒父母虽然让小孩来到主日学,在家里却没有配合去鼓励和支持小孩学习这个宗教教育,小孩自然不会认真看待它在主日学里面所学到教导。结果,我们就会看到当主日学的学生带着学习态度的问题,不单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甚至主日学也逐渐失去了保护信徒孩子持守信仰的功能,变成了托儿所。因为当非信徒的孩子多过信徒的孩子,当孩子的父母没有配合教导孩子,孩子自然受影响。我们必须承认现在的主日学教育是面对越来越大的挑战。(PR主日学事件)
耶稣在这段经文的提醒是严厉的,但我们发现我们面对世界的挑战太大了。我们如果不重视孩子的宗教教育,只在意他们的学校成绩的话,也许他们是会是学校里老师眼中学业优异的学生,但你不能保证他是个敬畏上帝的人。求主怜悯,帮助我们按着圣经真理教导孩子,以至于孩子被教育成一个敬畏上帝的人,有上帝的道德价值观在他们心中提醒他们,教会大人也彼此守望小孩,以至于我们不是受非信徒的影响,而是去影响他们。当你看到孩子是想一想,“孩子的父母们哪里去了?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