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9日星期三

2011大选年

大选在即,国阵频频出招打压异己,市民不敢穿黄色的衣服上街因为怕被抓;法庭播放黄片却无事,还加插解码黄片主角身份的说明会;社会主义政党宣传其政治立场遭指控叛君,国阵却对社会主义经济体中国大陆频送秋波;查禁巴生自贸区丑闻主角财产营造反贪形象,却遮掩不住因贪污腐败致使国库告急的窘状。内安法令大逮捕箭在弦上,大选将在经过恶法一轮的肆虐后,受到国阵笑容可掬地迎接它的来到。

2011年6月25日星期六

2011年6月25日:梁光耀传道大喜之日

今天是老友/同学/弟兄梁光耀(Hendry)传道大婚之日,恭贺他和新娘,永裕爱河!白头偕老!

2011年6月24日:默哀马来西亚司法的堕落

2011年6月24日,法庭对拿督T三人的轻判,程序乖离常理的胡来,简直把人民当白痴,把司法当作政治打手的用具;司法沦落成政客劫夺利益,打压异己的无赖手段,如斯堕落,默哀...........
拿督三人帮庭案

2011年6月22日星期三

成为超越施洗约翰的宣教士(马太福音11:1-19)

前个星期一到星期三,我和四位少年人到彭亨州靠近关丹的一个原住民地区短宣。我们不是自己进去原住民的地区,而是跟随关丹荣恩长老教会的短宣队禁区的,也就是说我们其实是参与关丹荣恩长老教会的短宣服事。除了我们亚依淡堂之外,新山圣光堂也有一行12人的队伍参与这次的短宣;和我们一样,圣光堂的弟兄姐妹也都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原住民短宣服事。加上关丹荣恩堂的20多位弟兄姐妹,这次的短宣队的总人数差不多有40-50人。虽然说当时是学校假期,但是当中有些关丹荣恩堂的弟兄姐妹却是工作人士,有的是自己开店做生意的,为了这次进入原住民村落的服事,他们向公司请假3-4天,有的甚至关店3-4天不做生意。这些弟兄姐妹他们甘愿这样的为传福音的缘故作出这样付出,在我看来实在是与众不同。

而且这不是他们第一次那样请假、关店来参与短宣,而是第三次了,在和他们的交谈中,我发现他们之所以愿意那样付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当中看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且他们认同教会的宣教目标,照顾软弱贫困的人,传福音给他们。当然,过去他们也没有这样的看见,但是,当他们愿意接触短宣的服事过后,他们发现到宣教服事的价值和重要,因此他们回到教会分享他们的看见和感动,许多弟兄姐妹也因此被鼓励,参与了我们这一次的短宣。所以这次好多aunty也来,她们家里有舒服的床不睡,甘愿来睡在闷热的帐篷里面,躺在又硬又有许多树根突出来顶住背的地上,还有蚊子、昆虫爬来爬去,厕所又是简陋肮脏、几十个人只有三间厕所可用,不管是刷牙洗脸,还是冲凉等都要排队,好多不方便,但是这些50多岁,甚至有60多岁的Aunty们却甘愿来一起参与服事。在我看来她们实在是与众不同。

竟然这些人都有热诚来对原住民做宣教的服事,那么这3天2夜的短宣里,我们究竟是在做什么呢?这次的短宣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聚餐布道会:这主要是透过聚餐,邀请三个村落的原住民朋友来出席一同用餐,并且在聚会中用话剧表演和传讲信息来分享福音。我们的少年人便以一个话剧来呈现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而且还找来圣光堂的少年人一起配搭,效果不错。那么聚餐吃的食物谁来负责煮呢?就是那些Aunty啦,他们几乎是从早忙到晚,就是要预备我们短宣队三餐,还有招待原住民的聚餐所要吃的食物,要在森林里煮超过100人的食物,不简单,而且不是在自己家的厨房,那些用具、材料等等,进来森林之前的预备和在森林里煮炒,煤气、水源等等,有多么麻烦,你能想象吗?感谢主,大家吃得很满足,而且还有烧烤山猪肉,对于平常没有机会吃好的、喝好的,长得瘦瘦的原住民来说,聚餐会是一个能够吸引他们来出席布道晚会的方式。

二)儿童教育:
我们这次去的原住民村落,他们的地方基本上离外面的公路很远,要走出去外面需要走蛮常的道路。而且所谓的道路其实是由木材公司为了运送木材所开的红泥路,满地都是沙尘,车子走过会掀起滚滚的红尘,飞沙走石,基本上大路小路都不容易走。我们的福音车出来后,已经是满车的红泥,从关丹回来到教堂,这些红泥都还一层厚厚地铺在车身上,可见那边的道路、交通和环境有多么不方便。感谢主,那几天没有下雨,如果下雨的话,我看车子很难行走,更何况人呢。交通的局限,要接触外面已经很困难了。而就算走到森林外面,外面也没有什么城镇,更不用说要找一间学校了。所以那个村落的原住民,基本上是没有上学的,都是文盲。不要说小朋友连A这个字母都不认识,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名字和自己多少岁都不知道。所以,当短宣队在做儿童教育的时候,他们要记录小朋友的名字时,他们没有办法记录,只好找村长帮忙,因为村长知道哪一个小孩是谁家的孩子,只要找到他们的父母来问,才能知道名字。由于原住民不认识字,所以关丹荣恩教会便希望能够在教育上帮助他们,免得他们被欺骗。因此教育这一个层面,将会是往后关丹荣恩教会对这几个原住民村落的重点服事。
三)个人布道。
在个人布道方面,短宣队主要是采用《福音桥》作为分享福音的工具。我们原来是计划用分发日用品的方式进入三个村落作为我们和他们接触的方式,但是有一个村落大约有半数的家庭不答应让短宣队进入他们的村落,结果我们只能到两个村落的十多户家庭分派日用品,和做逐家布道。所以,弟兄姐妹,不要以为原住民稀罕我们拿东西给他们,虽然他们也许在物资方面很缺乏,但是我们依然有面对被拒绝的情况。不但如此,这次我们还碰到有人办喜事,因此许多成年的男子去出席婚宴了,结果逐家布道的对象就很有限。而且我们所采用的《福音桥》内容或许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许多原住民在听的时候,是没有兴趣听完的。如果我们当中有谁曾经采用过《福音桥》这个传福音的工具,就大概知道里面的内容其实是蛮适合华人的。实际上,如果对华人用《福音桥》传福音,我想华人应该不难明白我们在说什么。可惜的是,我们将我们的理解套用在原住民的身上,也难怪他们对我们所要传达的一点兴趣也没有。或许我们这次的个人布道方面,还需要多加的检讨。

事实上,对基督徒而言《福音桥》的内容并不难明白,因为他主要就是先指出这个世界是上帝所创造,人有欲望、犯罪离开了上帝,罪的结局就是灭亡,人不能用科学、其它信仰和做善事来得救,上帝预备了耶稣基督为我们死和复活,只要我们愿意悔改相信耶稣就能得救。大家是不是很熟悉,但是这对原住民来说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他们原来就生活在与世无争的森林里,所谓的欲望、名利等等,他们大概一生人都没有去想过。他们大概也不会去想关于人生的意义的哲学问题。这样告诉他们有罪需要悔改,他们不明白。虽然《福音桥》内容没有问题,但是不能切合他们生命的需要。针对原住民,传福音不能只是一种传递思想、责备、或者辩论的方式。针对原住民传福音,我想其实是需要进到他们的生活里面,给他们实际的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对单纯的原住民来说,你对他好,他自然会愿意听你的。
在这次的短宣过程,让我重新的思想到传福音的服事,的确是需要因人而异。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传福音。这是不容易的事,但是却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去做的事,不管我们带领人信主成功或是失败。所以在短宣的最后一天早晨,当我在带领灵修分享时,我便用这段经文勉励当时弟兄姐妹的付出,不论成功或失败,我们总要努力的传福音。自从那天早晨分享这段经文之后,我总是觉得需要再深入研读一次,去更明白这段经文的意思。因此,今早我想和大家重新的再来看这段经文,《马太福音》11章1-19节。

这是一段耶稣谈论施洗约翰的经文,事实上施洗约翰可说是一位宣教士,而圣经记载他对犹太人的宣教服事中,他主要是传讲悔改的信息,呼吁当时的犹太人接受悔改的洗礼。有关施洗约翰的记事在四本福音书都有记载,而马太福音书则是在第三章整章的篇幅在介绍施洗约翰,算是四本福音书中比较完整的。当中描述施洗约翰如何责备人,特别是斥责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毒蛇的种类」,以及描述施洗约翰对犹太人不悔改就会灭亡的警告。事实上我们见到圣经中所描述的施洗约翰,可算是一个性情相当激烈的人。马太福音开始描述施洗约翰时,介绍他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和野蜜。这样的形容,其实令当时的读者马上就能够想起,那是当时那些离开人群到旷野生活,想要过敬虔和圣洁的宗教生活的人士的样子。

这位追求敬虔和圣洁,在旷野呼唤和责备犹太人悔改的宣教士,在他看来自己虽然比后来的救主还要微小,但是自己比世俗的人还算是更圣洁的,所以他有权利为当时的人施行悔改的洗礼,主耶稣也来受他的洗。过后,马太福音第四章却记载施洗约翰被捕了。直到第11章,马太福音再次提到施洗约翰时,他是在监狱里听到了耶稣的事,就打发门徒去询问耶稣「你就是那位要来的吗?」。耶稣的回答很奇怪,他不回答是或不是,他反而叫约翰的门徒把听到看到的回去再告诉约翰一遍。
施洗约翰不是早已经听闻了耶稣所做的吗?为什么耶稣还要让约翰的门徒重新讲一次呢?我们留意耶稣的回答,他说「就是瞎的可以看见,瘸的可以走路,患痲风的得到洁净,聋的可以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听。那不被我绊倒的,就有福了」耶稣的回答很妙,他叫约翰的门徒告诉约翰,耶稣为那些有缺乏的人提供了他们所要的。瞎子缺乏视力,现在看见了;瘸腿的不能行走,现在可以走路了;长麻疯的不能住在人群中因为不洁净,现在洁净了可以回到人群中了;耳聋的缺乏听的能力,现在听见了;死了的人没有生命力,现在成了有生命力的活人;穷人缺乏钱,现在有钱了。等等,耶稣最后不是这样讲的。穷人缺乏的是什么呢?应该是钱嘛。为什么却是有福音呢?原来耶稣所指的是心灵贫穷的,缺乏人生的盼望,现在有福音,有盼望了。耶稣没有叫约翰的门徒回去说有多少人悔改了。在这里我们看见耶稣的宣教手法,和施洗约翰当初的宣教方式十分不同。施洗约翰当初的宣教手法差不多就像高高在上带有恐吓的手段,而耶稣的宣教手法却是道成肉身贴近人的生命的。这与约翰的做法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耶稣在11章第6节突然讲的一句话,「那不被我绊倒的,就有福了」相信是指着施洗约翰说的。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在7-19节中,耶稣开始评论施洗约翰。在耶稣的评论里,耶稣首先认同当时的人对施洗约翰的评价,当时的一般犹太人都认为施洗约翰是为先知。耶稣同意他是一位先知,不但如此,耶稣还指出施洗约翰的身份比先知重要多了。有多重要呢?他是《玛拉基书》第三章1节,上帝所差遣要在基督之前预备基督进入犹太人中间的宣教道路的使者。这样的身份是过去任何一位先知都不曾享有的,更不用说是其他人了。所以耶稣告诉当时的人,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比施洗约翰更大,这是指这施洗约翰所享有的身份的重要性。耶稣指出了事实,施洗约翰的特殊身份,生来就是与众不同的;比如王子生来的身份就是高贵的,是与普通人不同的。但是,这并没有告诉我们耶稣是怎样评价施洗约翰这个人的。
耶稣真正评价施洗约翰是从第11节下半节开始,「然而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这怎么说呢?什么意思呢?施洗约翰不是具有特殊的身份的吗?为什么在天国的时候,最小的比他还大呢?难道说世人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进入得了天国吗?我们怎么能够和施洗约翰相比呢?耶稣的说法是不是表示没有一个人能够进入天国呢?要理解耶稣所说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理解第12节。《马太福音》11章12节是公认难解的一节经文,因为当中原文的两个希腊字的意义令人感到混乱。那两个字呢?就是新译本所翻译的「猛烈的攻击」和「强暴的人」,而一般上英文本圣经也是如此翻译,是直接按着原文的字面来翻译的,看起来是相当负面、暴力的。当你在的这段经文的时候,读到第12节时你会感到很奇怪,为什么这节经文好像跟上文,下文没有直接的关系。

另外的翻译本如何翻译?我们过去所用的和合本如何翻译这节经文?「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和合本的翻译把它变得比较正面的意思,不同与看起来比较负面的原文的意思。我当是在灵修分享时也是采用了和合本的翻译,鼓励大家努力的传福音。可是,当我回来看到这节经文的原来的意思的时候,我感到纳闷了。究竟是什么意思来的?另外一个中文圣经翻译,《吕振中译本》这么翻译到「从施洗者约翰到现在,天国连用着权力,用力的人(或译∶天国是被强取的,强取的人)攫取了它。」吕振中的翻译把正面和负面的描述都放了进来,可见这节的翻译很难取舍。天主教的中文圣经《思高译本》有是怎样翻译这节经文的呢?「由洗者若翰的日子直到如今,天国是以猛力夺取的,以猛力夺取的人,就攫取了它」因此我们发现到,除了和合本的翻译比较温和正面之外,其他的翻译都把原文的强烈意思表达了出来。

耶稣到底要表达什么?是不是说要进入天国就必须使用暴力呢?是不是说要进入天国就必须霸王硬上弓呢?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像塔利班分子那样用暴力威胁人民来信耶稣?拿刀拿枪去威胁、强迫别人来信耶稣?或者打电话告诉他们的孩子被绑架了,不信耶稣就不放人?还是在人家的家门前挂猪头,用红色的油漆写信耶稣得永生?或者发动圣战?这样我们就能够进天国?耶稣在评论施洗约翰的时候为什么突然说出这样的话呢?事实上我们必须留意的是,在这两个关键的字的解释里,除了形容暴力、攻击之外,它还有表达性情浮躁、急躁以及鲁莽的意思。因此,当我们尝试从这方面切入来理解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发现耶稣在这里其实依然是在评论施洗约翰。那就是,在施洗约翰这位性情急躁和刚烈的先知对于天国的传讲中,天国仿佛是那么的拒人于千里之外。施洗约翰固然责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假冒伪善,但是他对百姓有严厉的要求和教训之外却忘记了对人的关怀,天国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世界。

这也就解释了耶稣要施洗约翰的门徒回去告诉施洗约翰,缺乏的人得到供应和关怀的事。耶稣似乎有意无意间责备了施洗约翰的属灵骄傲。所以,虽然施洗约翰有特殊的身份,但是在天国中最小最温柔的都比他大。然而施洗约翰是否能够接受和明白这位基督在人群中的做法呢?基督在人群中的形象,也许和施洗约翰过去一直以为的救主的形象差距很远,可能是至高无上,满有威严的。然而道成肉身的基督却不是如此,所以耶稣才会对施洗约翰有如此的感叹「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虽然耶稣批评施洗约翰的属灵骄傲,但是耶稣继续在第13节,肯定施洗约翰的先知角色。耶稣指出施洗约翰忠心完成了他的工作,就是和所有先知和律法那样,直到他为止,都说了预言。什么预言?就是预言耶稣基督的到来。而基督已经来到,以后不再需要有人预言关于基督的事了。这也就帮助了我们去理解第14节的意思了。约翰是那要来的以利亚。不晓得大家还记得我们的受难节是怎样度过的吗?我们用逾越节的晚餐来纪念对吗?如果你还记得,在我的身边有一张空位,那张空位是犹太人迎接先知以利亚而摆设的。因为犹太人有这样一个传统的说法,在弥赛亚来到之前,先知以利亚要先来到。所以耶稣基督指施洗约翰就是犹太人等候的以利亚,也就是表明弥赛亚已经来到了,而那位弥赛亚就是耶稣本身。只是有多少人明白耶稣的话呢?所以耶稣才加上一句,有耳的,就应当听。要听到的人好好的去思考耶稣刚刚所讲的话。

对于施洗约翰这位先知、这位宣教士,耶稣给他的评价是有弹也有赞。对于天国的印象,无需理解得过于僵硬刻板,免得绊倒了愿意悔改的信徒。无论如何,耶稣还是责备当时的世代的人对福音的冷漠。耶稣用一个party的画面,来形容人们不愿意接受任何加入信仰群体彼此关怀的邀请,对属灵的事无动于衷。耶稣无奈的表示,他们不但冷漠对待福音,连传福音给他们的人他们也看不顺眼,甚至诽谤和侮辱宣教士。他们侮辱追求虔诚、圣洁的施洗约翰是被鬼附的;他们却又批评耶稣不够虔诚、圣洁。耶稣指出这些拒绝福音的人,乃是缺乏智慧的,因为有智慧的将会认得宣教士所作的乃是出于真心诚意。所以耶稣虽然对施洗约翰有所批判,但是耶稣还是肯定施洗约翰的服事。

弟兄姐妹,在这次的短宣里,原住民无法和我们所分享的有所共鸣,可能是因为我们都出现了一种属灵的骄傲,就是以为他们不如我们,必须要提高教育层度,加强思考的能力。我们盼望用我们的方式去改变他们,却没有想到应该让福音自由地去影响他们,使他们成为上帝要他们所成为的新生命。由于我们不是他们的一分子,我们无法体会到他们真正的缺乏和需要是什么。我们可以像施洗约翰那样,不断向他们传讲悔改的信息,要求他们悔改信主;虽然我们所讲的合乎我们所信的,但是对于不信的人听到这样的命令,不但可能会令人感到反感,可能会更加的抗拒福音。记得上次提到耶稣差派门徒出去传福音,耶稣吩咐门徒进到那些人的家中,可见耶稣是吩咐门徒要对他们的生活有所认识和了解,按着合适的情况分享福音。

今天,我们对于宣教、传福音是否也带着这样的信念呢?还是我们以为我们掌握了天国的钥匙,我们掌管天国信息的人,我们对于不信的人是带着轻看他们,带着一种属灵骄傲的态度?我想,在这次的短宣中,我们难免犯下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原住民的错误,那是一种属灵的骄傲。无论如何,在这次的短宣中,提供一些他们缺乏的日常用品,为他们剪头发,和他们一起聚餐建立关系等等,都是一个传福音的桥梁,是值得继续做的。然而,要将福音带给他们,首先的一定是要考虑到,我们带给他们福音的方法,是否切合他们的生活,是否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只有长期和他们生活,才能真正的了解他们,才能以适当地方式将福音带给他们。

施洗约翰完成了他的工作,他为主预备道路,呼吁犹太人悔改。事实上,施洗约翰的出现正好填补当时犹太人因感觉上帝离开他们,而出现对未来充满彷徨、不安的恐惧,因此施洗约翰的呼吁引起了许多犹太人的共鸣,愿意来接受悔改的洗礼。施洗约翰做了他的应该做的,他的服事受到肯定。然而他远离人群,不食人间烟火,他那僵硬刻板的为人,是他在天国中最小的都比他大。这样说来,施洗约翰号线成了我们需要超越的一个目标,只有超越他我们才有可能进入天国。因此,弟兄姐妹,我们应当效法施洗约翰那样尽上我们传福音的本分,但是我们必须谨慎不要让属灵的骄傲叫我们失去了进天国的福分。耶稣赐给门徒权柄医治、赶鬼,关怀人的缺乏和需要,耶稣看重的是我们爱人如己的心。因此弟兄姐妹,让我们把今天所听到的牢记在心,做一位尽上传福音本分的宣教士,同时也是一位愿意爱人如己,关怀他人的宣教士。如此我们才能成为超越施洗约翰的宣教士,得享进入天国的福分。然而,耶稣已经提醒,这个世代的人是冷漠对待宣教士,传福音的人的,所以我们要有心理准备,在宣教的工作上努力再努力。

说起来,我们教会在亚依淡和parit raja这两个地方,我们了解我们的社区多少呢?我们的社区对我们教会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要将福音广传,我们需要和社区建立关系。盼望我们教会能够和耶稣基督一样,道成肉身,在社区中有参与,认识了解社区的情况,针对社区的需要给予福音的帮助和关怀,我想,这正是我从这次短宣,和这段经文中所得到的反省和提醒。盼望,这也是对你的提醒和鼓励,让我们的教会能够和社区连接起来,成为社区的守望者,为社区居民的救恩守望。你是否也愿意效法耶稣基督如此贴近社区?关怀社区?让教会成为亚依淡和parit raja天国的临在?我们一同努力。

耶稣的目标与计划(马太福音9:35-10:15)

2009年,登嘉楼州的贡巴达(Gong Badak)体育馆在今早7点半发生顶盖坍塌事件,这个耗资3亿令吉的新颖州体育馆方刚在去年11月,由国家元首苏丹米占再阿比丁正式开幕。不过它早在去年5或6月间,被用作马来西亚运动会的比赛场地。截至倒塌为止,这间体育馆仅使用了1年。它内部包含一个足球场、钩球场、橄榄球场、草地滚球、壁球和保龄球场,平时用作登嘉楼足球队训练的场所。
2010年,马来西亚的第一艘潜水艇“KD东姑阿都拉曼”号还未正式服役就面对无法潜水的问题。该技术性问题导致这艘由法国制造、耗资逾10亿令吉的蝎子型潜水艇被迫延迟进行潜水测试,本次测试原本计划在1月底完成,但因潜艇技术故障被迫推迟。 因此,制造商DCNS延长了潜水艇的保证期,从原来1月25日延至5月,以便保证“KD东姑阿都拉曼”号顺利完成下水测试。

人们往往把这种花了大钱建造或购买,到头来却没有效益,甚至亏损的项目成为白象工程。白象词源自英语“White Elephant”,指一项很贵重,需要很高昂费用维持,但却难有巨大经济效益的资产。如果你留意我国的情况,你就会认同马来西亚拥有不少的白象工程。你看过那些建得高高大大的建筑物,建好之后没几年竟然被人荒废,形成浪费的工程吗?那就是所谓的白象工程了。没有错,当初有关当局建造例如登嘉楼的体育馆,或者购买潜水艇等等,都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就是提升本地人的运动能力,提升我国海军的实力。可惜的是,虽然起初的心意是好的,理想的,但是却往往忽略了现实的情况,那就是本地官员的办事能力,经常策划欠佳、延迟峻工、管理不当等,都是我们经常犯的毛病。因此,有远大的目标,却忽略了现实的情况,就算最后建上来了,买回来了,但是往往最后还是变成一个浪费的情况。

弟兄姐妹,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那是值得我们鼓励和支持的。但是,在这同时我们依然要考虑到现实的环境是否有能够承担我们去实现目标的资源,例如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圣经中,有一处提到了主耶稣把一个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告诉了他的门徒。而在怀抱这个远大理想、目标的同时,主耶稣是否没有考虑当时他所面对的现实情况呢?主耶稣是否做事没有周详的计划,或者说一意孤行呢?让我们来看这段经文,马太福音9:35-10:15。

一)领受目标
在这段经文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这12个门徒最后有没有出去做耶稣所吩咐的事。而事实上,马太10章-11章也没有明确地表明究竟他们有没有去做,而且马太11:1表达的究竟是耶稣还是门徒呢?其实看上来好像是将耶稣出去治病、赶鬼、传福音。那么门徒呢?如果我们参靠路加9:6的说法,显然的是门徒后来的确去做了。这群门徒愿意出去做耶稣吩咐他们的事,我想离不开耶稣在9:35-38所描述的,耶稣走遍各城各乡,他看见群众,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无依,像没有牧人的羊一样。他就对门徒说:“庄稼多,工人少;所以你们应当求庄稼的主派工人去收割。”耶稣让门徒看见他所看见的,耶稣将他所怀抱的目标和理想与他的门徒分享,挑旺了这些门徒的心,使到他们甘心愿意投入在这个令人感动的目标和理想中。

原来,耶稣先令这些门徒同样的看见和感受到那份远大目标的意义,就是那些人需要被牧养,需要被拯救,耶稣先让这些门徒看到了他们的目标。1952年7月4日清晨,美国加州洛杉矶海面弥漫着浓浓的雾。佛罗伦兹•查德威克小姐从圣卡林納岛下水,游向洛杉矶,全长21英里。查德威克小姐是勇渡英法之间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位女性。这项壮举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所以,此次挑战更远的加州长泳各方瞩目。海水很冷,冻得她身体有些发麻,但她意志坚定,在护送船只的陪伴下,勇往直前。时间一分一刻地过去,透过电视的报道,千万观众关注着她的进展。15个小时了,另一世界纪录即将缔造。但她非常疲劳,觉得游不动了,要人拉她上船。船上的教练和她的母亲一再鼓励打气,说海岸已经很近了,就快到了,不要放弃!查德威克抬眼一看,浪急雾浓,前途茫茫,哪看得到岸边?她喊道:「我游不到了!」教练只好拉她上船,回到岸上一看,不过半英里之遥而已。查德威克小姐后悔不已,她说:「令我中途而废的其实不是体力,而是看不到目标。」几个礼拜之后,一个晴朗的日子,她重回圣卡达林納岛,重新出发。结果不但顺利创造了新纪录,而且比男子的记录还快了2小时。

想想看,没有目标,这些门徒出去外面治病、赶鬼服事这些人,他们会坚持多就呢?他们若不明白其中的意义,便不可能会全力以赴。试问,耶稣能够把任务交给不认同目标,不能体会理想的门徒吗?如果耶稣那样做,不就等于让其他人以为耶稣只是一个差劲,不会教学生的老师吗?耶稣显然并没有随便让不明白,和看不见那远大目标的人来承担他的事业。也只有耶稣认可的人,耶稣才授权他们去承担他的使命,完成他的远大目标。

在第10章开始,圣经描述耶稣给门徒权柄,能赶逐污鬼、医治各样病症。这里原来称呼他们门徒,后来却称他们使徒。什么是门徒?意即学习者。基督所要的是乐意学习的人。不愿意变通的人不能事奉基督,基督的仆人必须乐意在每日生活中不断学习。什么是使徒?也就是蒙差遣的人,是一位使者或大使。基督徒是耶稣基督的大使,基督徒来到耶稣基督的面前,为要把耶稣基督的话语和荣美带给人们。基督徒是一位报信者,要把耶稣基督的宣告带给人,这就是为什么基督徒要先到耶稣基督面前的原因。基督徒并不是把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带给人,他是从耶稣基督那里把上帝确实的信息带给人,若不是先以从基督那里领受,他就无信息可传。

这里是第一次用使徒这个称呼,表明门徒这是的身份在外要成为一个代表,使者。他们要代表主发言,以主的权柄说话。因为他们奉差遣,被授权是主的大使。今天我们也是主所要拣选的代表。虽然我们没有行神迹,赶逐污鬼,医治各样的病症,但是上帝交给我们个人不同的恩赐,在个岗位上以好行为代表他。是人与人之间的破裂关系被符合,以圣经的话语医治和安慰心灵受伤的人。原来圣经中所写病人(asthenein)的这个希腊文,主要的意思是软弱,标准形容词,意志的软弱。

重点是我们是否看见了主耶稣要我们看见的目标。当我们以上帝的眼光看,或者说当我们以主的关怀出发,主将此权柄,这权柄是以主的关怀为基础,不是以我们的感受,面子或自尊为基础。只在乎自己的尊严、面子,往往会失败,因不团结。十二使徒不是每个人各自单独的领受主不同的目标,他们不是单独的行动,应战。事实上,他们一同按着主耶稣的吩咐,和计划去行动。

二)面对现实,按部就班
主耶稣命令他们去传福音,却同时也命令他们不可去外族人或撒玛利亚人的地方。命令或吩咐的圣经原文希腊文有四种特殊的用法:
1. 军队发号施令,好像差遣军官出发争战。
2. 人呼唤朋友帮助,好像召唤朋友一同去完成理想。
3. 教师把规则和条例给学生或门徒是所用的字,好像差遣学生带着他的教训和信息进入世界。
4. 君王发号施令的常用语,君王差遣大使进入世界实行他的命令,为他发言。
为什么耶稣要禁止门徒到犹太人以外的地方呢?难道耶稣不关系外族人和撒玛利亚人里面那些困苦无依,像没有牧人的羊一样的人吗?事实上,我们都笑得耶稣并没有把非犹太人排除在救恩外,那么为什么耶稣禁止门徒到外邦人那里去,限制他们的行程呢?或许以下的几个理由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这个问题:
1. 犹太人特殊的地位,在上帝的计划中和公义里,他们必须先得到福音。虽然他们后来拒绝。
2. 十二门徒对外邦人传道的工作,并没有丝毫准备。无论在背景方面,知识方面,技巧方面都不够应付。在福音有效地传入外邦以前,必须要产生一位具有保罗生活与背景的任务,如果传信息的人未作充分准备,他所传的信息就少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传道人或教师是聪明的,他一定会了解他的限度,和他所能够做的是什么。
3. 最大的原因乃是,任何老练的将军都知道应该限制他的目标。他必须选择一个据点作为他攻击的目标。他要是把他的力量分散在这里一点,那里一点,他是浪费力量,而且招致失败。他的力量越小,他的目标也要越有限制,若想要攻击过于广大的阵线,等于就是自掏苦吃。

耶稣很知道这个道理,他的攻击目标,集中在加利利。加利利是一个当时巴勒斯坦一带思想最开明,最能接受新福音与新信息的地区。因此,耶稣的命令是一个暂时性的命令,他是一位有智慧的将领,不愿分散与浪费力量,他很有技巧地把攻击的力量集中在一个有限制的目标上,为要达到至终的全面胜利。是的,也可以说在现实中,考虑到门徒有限的能力和情况之下,耶稣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建立门徒,慢慢地达成远大的目标。

1984年日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大爆冷门,名不见经传,个子矮小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夺冠。记者访问他:「很少人认识你,你能获得世界冠军,凭藉的是什么?」个性木纳,拙于言辞的山田本一平静地答道:「我凭智慧取胜。」「故弄玄虚把!」很多人这样想。有的人更挖苦他:「马拉松赛考验的是体力和耐力,甚至速度和爆发力等短跑的要求都在其次呢!说是凭智慧,太夸张了吧!恐怕他不过偶尔跑在人家前面罢了!」2年之后的1986年,意大利米兰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冠军优势山田本一。记者访问时,他还是说:「我凭智慧取胜。」再没有人挖苦他了。不过,疑惑不解。10年后,山田本一在自传中写道:「以前我和许多选手一样,以终点的那条横线为目标,激励自己向前。可是,常常跑到十几公里的地方就疲惫不堪了,终点线变得遥不可及。后来我找到了一个方法。每次比赛之前,我会乘坐汽车,拿着比赛的路线图,沿比赛路线仔细地观察,每隔一段路程,就找一个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说一棵什么大树啊!一家什么银行啊!一座红砖红瓦的房子啊!在心中默记。比赛枪声响起,我就以最佳速度冲向第一个目标,然后第二个目标……每到达一个目标,就越接近终点。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好几个小目标,一一完成,轻松地到达终点冲线。」

是的,弟兄姐妹不愿意按部就班,伟大的目标最后其实是无法达成的。先从小目标开始,例如教会儿童主日学的事工,导师们都看见这个事工的目标就是把福音传给更多小朋友,以及在品格和心灵方面能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虽然,有这样的目标,但是要怎样达成呢?因此老师先去上课,先建立老师的素质,学会如何在儿童主日学中服事,再来选购合适的课本材料、和其他器材等,一步一步地做到我们对儿童主日学所设下的目标。当然,在这过程里面,老师们或团队成员们的团结,对目标都有一致的想法,那是极为重要的。

三)团队必须保持目标一致
8-15节让我们看见,耶稣吩咐门徒不要带钱袋、不要多带衣服、行囊等,白白的得来,也要白白的舍去。这里表达出耶稣教导门徒,这次的任务不是为了让门徒赚取名利的机会,耶稣给他们权柄能力,不是要让他们荣耀他们自己。他们所作的,乃是为了荣耀差遣他们出去的主的名。所以,不要存着为自己的利益打算的目的,因为这次的任务的目标是让那些被医治的人,从这群使徒,这群代表主耶稣的人身上,认识到耶稣才是真正的救主。门徒们不能因为个人的利益,造成他们代表耶稣的代表性被打乱。因此,耶稣才会如此吩咐他们,若有某家人不愿意接待门徒,也就代表那家人不愿意接待门徒所代表的主。如此一来,那家人轻看的不是门徒,反而是赐给门徒权柄的主。所以在这次的任务中,门徒必须清楚,他们的所作所为其实关系到差遣他们出去的主耶稣的名声,不容许门徒为了自己的利益,造成主的名声受损,也造成他们服事的目标产生了模糊。

世界篮球迷的超级偶像魔术•强生,带领洛杉矶湖人队赢得1980年NBA总冠军,他和湖人对的声望如日中天。1981年球季一开赛,各媒体纷纷预言湖人将蝉联冠军。不幸的是,才几个礼拜,魔术•强生即因膝盖骨裂伤被逼离开球场,医疗修养三个月后才能回来。这对湖人队的打击太大了。一阵失望之后,在名教练派特•瑞利的领导下,湖人重振士气,决心撑过难关。上下同心奋力向前的结果,成绩非常可观,在魔术•强生归队之前,他们已经胜利在望。魔术•强生回到球场的日子越近,有关他的报道越多,受到的关注越大,甚至常常在比赛中短短的暂停时间里,扩音器就会传出:「别忘了在月历上二月二十七日那天作个记号,因为那天魔术•强森就要回来了!」一听到这样的广播,湖人对就齐声痛骂:「我们一直在赢球,去他妈的二月二十七日!」

媒体都把焦点放在那个「什么也没做」的人身上,越来越冷落其他正在奋力赢的比赛的球员。二月二十七日,魔术•强生回到球场,但只是候补,没有排在出赛名单上。可是,在介绍出赛球员时,镁光灯还是在他身上闪个不停,三千宠爱竟是集中在那个「什么也没做」的人。就在那个晚上,三个月来拼死拼活维护球赛于不坠的球员被难堪地忽视了。一时之间,不满、愤怒、失望、羡慕、嫉妒的情绪全部爆发,几乎输给成绩掉车尾的对手。湖人队原本高昂的士气一下子瓦解了,球员之间的团结被互不信任、相互攻击所取代,教练无力回天而被革职了。最后,他们缔造了有史以来最差的战绩。后来派特•瑞利回忆道:「这是集唯我独尊、小气、愤怒而失败的最佳典范。」

是的,当团队成员想到的知识个人自我的名誉或成就时,团队原来所追求完成的最终目标就被个人的小目标分散了,远大的目标不但不能完成,而是在过程中早已淹没在不同的个人目的里。所以,教会的团队精神十分重要和必要。我们基督徒的身份不但是耶稣的代表,我们不但要明白耶稣对我们教会的远大目标,我们也需要了解我们现实中的能力和限制,按部就班的计划去达成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不会被其他的事情分散了我们的合一性。教会必须保持合一的看见,才能达成美好的事,见证荣耀我们的主。

弟兄姐妹,我们是否看见了主对教会的计划,是否我们也同样的愿意为主的目标摆上我们的能力、时间、才干?主耶稣不是把我们不能承担的事交个我们去做,就算有看起来难以实现的远大目标,但是主耶稣教导我们一步一步地去学习,一步一步地去达成小目标,逐步逐步地完成大目标。正如福音自传会他们邀请我们教会去做尼泊尔外劳事工那样,我们教会人都能够那是主要我们完成的大目标的过程中的其中一步呢?又或者上帝给了我们不同的目标呢?需要我们按部就班的其实先呢?我想我们应当像圣经中的12门徒,愿意领受主的目标、吩咐和计划,按着能力去实现,并且这都只为我们的主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