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8日星期五

耶稣呼召的领袖(太20:20-28)

8月25日,苹果董事会宣布,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辞职,董事会已任命前苹果COO蒂姆•库克(Tim Cook)接任苹果CEO一职。谁是蒂姆•库克(Timothy D. Cook)?他曾担任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负责苹果公司的全球销售和运营,包括终端到终端的苹果的供应链,销售活动,服务和在所有市场和国家的支持下负责管理。他还领导苹果公司的Macintosh部门并发挥在战略分销商和供应商关系继续发展的关键作用,确保在应对日益苛刻的市场灵活性。

库克在阿拉巴马州奥本大学主修工业管理学,然后在杜克大学获得企业管理硕士学位。1998年苹果公司聘请蒂姆•库克负责苹果电脑的制造。在苹果期间,库克管理库存与供应链,并成为乔布斯下的苹果二号人物。
此前,库克已经拥有16年IT业从业经验。1994年前,他曾在IBM供职长达12 年,负责IBM的PC部门在北美和拉美的制造和分销运作。此后,他曾任批发商Intelligent Electronics公司电脑分销部门的首席运营官。加入苹果公司前,他刚转投康柏6个月,负责康柏的材料采购和产品存货管理。

2004年8月起,当乔布斯因为手术离职期间,库克曾代为管理苹果两个月。随后,乔布斯将全球的销售交给库克,并由他掌握Macintosh电脑业务。2009年,乔布斯再度入院接受治疗,库克再度取代乔布斯的职位。在乔布斯离开期间,库克管理苹果的日常运营,并受到好评。2011年1月17日,苹果宣布乔布斯因病再度休假,苹果COO蒂姆•库克将暂代CEO职位。2011年8月25日,接替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正式担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当消息宣布过后,苹果公司的股价并没有大跌。事实上,市场上早已经见识了蒂姆•库克的能力,因此虽然苹果的创办人离开了领导苹果的核心位子,但是苹果的市场价值依然稳坐世界第一,是全球股价最高的企业。这表明市场认同蒂姆•库克的领袖地位。为什么市场那么容易接受蒂姆•库克这位人选呢?

原来,除了蒂姆•库克本身的条件和能力之外,我们发现乔布斯在栽培继承人的过程中,让蒂姆•库克不单对苹果各部门的运作有所接触,乔布斯也曾短暂地将蒂姆•库克三次摆在总裁的位置上,以观察蒂姆•库克是否有能力去承接苹果的经营理念,不单如此,更重要的是蒂姆•库克是否能够将乔布斯本身对苹果的理念传承下去。市场见证蒂姆•库克有能力带领苹果,同时也见证蒂姆•库克能够秉承乔布斯对苹果的未来的发展。可见,乔布斯为寻找接替他的继承人做了很好部署的功夫,而且,也对继承人有很高的要求。而那正是乔布斯对培养领袖的理念。

同样的,在耶稣面对即将受难的时刻,耶稣也必须把他对天国使命的理念传承给他的门徒。事实上,我们发现门徒在跟随耶稣的三年多的时间里,耶稣便已经无时无刻地在栽培门徒将来要承接他的福音使命。而跟随耶稣的门徒也明白耶稣正在给与他们机会,然而这12位门徒毕竟还是不明白耶稣是栽培他们成为见证天国的精英,还以为耶稣将栽培他们成为执掌人间权位的官员。因此我们才会看见门徒时不时询问耶稣关于他们将来要得的奖赏和名利有哪些,原来门徒当时在乎的只是个人的功名利禄。在马太福音20章20-28节中,我们看见门徒以为透过关系能够攀到一个官位,然而耶稣不单泼了他们一身冷水,而且也再次对门徒作出关于何谓真正的领袖的教导。究竟主耶稣对于要承接他天国使命的未来领袖的标准是怎样的呢?

领袖需要亲近主的心意(太20:20-22a)
20节,“西庇太的儿子的母亲”的称呼非常奇特,既不称为西庇太太太,也不称为雅各约翰的母亲。推想西庇太的两个儿子,雅各和约翰,是主首先呼召四位门徒中之两位(太四7-22),后来又成为主十二门徒中最爱的三位之二;于是大家都认识西庇太的儿子,然而提起他们母亲的名字,恐怕反而没有人知道。然而对照《马太福音》廿七章56节与《马可福音》十五章40节,我们知道她的本名是撒罗米。

撒罗米和抹大拉的马利亚及小雅各和约西的母亲马利亚,都是从主耶稣在加利利的时候就跟随主耶稣和服事主耶稣的姊妹。记得主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的时候,看见雅各,约翰,同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在船上补网,耶稣就招呼他们。他们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接着母亲撒罗米也跟着来了,不但沿路照顾他们,服事他们,还用自己的财物供给他们。撒罗米一生最出名的事迹,就是代两个儿子求官位的事件了。当主耶稣上耶路撒冷去,撒罗米以为耶稣就要作王了;于是求耶稣叫她的两个儿子在以色列国里,一个坐在他右边,一个坐在他左边,也就是宰相。

21节,照理来说,主耶稣既然要上耶路撒冷了,以色列国即将再次建立起来了。既然耶稣要做王了,那么国王身边的宰相应该由谁做呢?在12位门徒中,雅各和约翰与彼得同属核心成员,从人的观点来看,得到官位的人,应该就是最靠近耶稣身边的这三位之中的一位。于是,母子三人先向主耶稣施压,要把彼得这个唯一的劲敌踢出去;免得性急的彼得先一步向主求到了。相信当时主耶稣对撒罗米也相当熟悉,就像熟悉抹大拉的玛丽亚那样。因此,撒罗米盼望以她们母子三人跟主的交情,能够得到最高的官位。而雅各和约翰依稀之中就像是靠母亲和主的交情,为自己加分。

22节,“你们不知道你们求的是什么。”
面对西庇太的儿子以及他们的母亲的施压,主耶稣没有就范。反而以一句“你们不知道你们求的是什么。”将一桶冷水浇在他们的头上。耶稣看穿他们心里想得到的是人间的权位,但是这却是偏离了耶稣长久以来的教导。因此,他们的要求事实上是与耶稣无关的,他们向耶稣恳求的,是来自人的欲望,这种自私的恳求,与主耶稣长久以来所强调的天国真理毫不相干,因此他们来向耶稣求宰相的官位,其实是求错了对象。这就好像你去到KFC,却要求美珍香肉干那样,搭错线。

“你们不知道你们求的是什么”表达出耶稣指出他们错得是那么的彻底,不单搞不清耶稣过去所教导的天国的道理,而且还误以为主耶稣也是注重地上权位的人。西庇太的儿子和他们的母亲,搞错了,而且搞错得一塌糊涂,他们依然不清楚耶稣究竟是谁。不能体会老师的想法和理念,如何继承老师的使命?当时的雅各和约翰在这方面失败了,他们虽然是跟随主的核心成员,那么地亲近主耶稣,但是离主的心意却又是那么地远。撒罗米与其他妇女也是那样的紧紧跟随耶稣,但他的内心也没有体贴主的心意。纵然表面上关系很好,但是他们没有去察觉要如何明白主的心意,以至于他们才会陷入“不知道求的是什么”的尴尬处境。弟兄姐妹,这警惕我们需要常常反省自己是否体贴主的心意,不要以为我是牧师,传道,长老或教会领袖就最能明白主的心意的人。这里提醒我们,成为一位承接天国使命的领袖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认真的研读圣经,好好的认识我们的信仰,认识我们的主。

领袖需要除去鲁莽的野心(太20:22b-24)
22b,“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他们说:“能。”
虽然主耶稣提醒他们在心态上的问题,但是雅各和约翰似乎还不明白主的提醒。主耶稣继续反问他们,“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他们心直口快地说:“能。”或许是雅各和约翰太有野心了,他们不但没有表现出惭愧,反而认为自己能够承担与耶稣基督一样的重担。耶稣指的杯究竟是什么?23节,在旧约中,“杯”通常象征来自上帝所赐予的某种事物。比如诗篇中提到的“福杯满溢”有种丰盛及喜悦的意思。但是更多时候,旧约多处(赛51:17;耶25:17;结23:31等)形容“杯”显示来自上帝的审判和愤怒,是命定受难的一个比喻的说法。所以,两兄弟的宣称“我们能”就如同出自无知和未经深思熟虑的鲁莽心态。事实上,不止雅各和约翰有野心,其他十位门徒也有同样问题。

我们看见在24节,其他10位门徒听见西庇太的儿子和母亲三人对主的要求之后,他们就向对这两兄弟生气。这种生气的态度,表明十个门徒的野心也并不那两兄弟还小,原来大家都暗中彼此争来争去。这样彼此争斗的领袖,将来没有可能带领跟随者同心合一,因为这样的领袖在品性上原来就出了问题。他们以为职位的高低代表一切,越高的职位便表示越有影响力。他们以为他们也能像耶稣那样,领导一大班的跟随者,他们以为所谓的“杯“乃是带领人民的的职责,或者说是领袖的风光名气,就像耶稣去到那里,就在那里影响许多人一样。然而,职位的高低并不表示你有多大的影响力;职位并不能叫一个人发挥领导力。

在1832年,当林肯还没有担任美国总统之前,当时年轻的林肯曾经担任过陆军上尉阶级的军官,指挥一群自愿军投入战场。虽然有这样的官位,但是年轻的林肯却根本不知道如何带兵,也从没有受过军训,更不懂何谓战术,甚至连最简单的操兵步骤也不熟悉。例如有一天他带着二、三十人在野外,需要指挥他们穿过一道门,到另一片空地,但他却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林肯在军队里的表现的影响力越来越糟。其他军官因为显出领导能力而得到升迁,林肯却发现自己每况愈下。起先,他原来是以上尉的军阶和职位带领军队,但这些职权对他丝毫没有用处,他不能真正影响军队。最后,林肯在军队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就是单单作个二等兵。因着上帝的怜悯,林肯后来退出军队服务后,在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及努力不懈之下,林肯累积了许多经验终于使他成为一位很有影响里、并且能够带动改变的领袖人物。这样一位懂得屈从自己,累积经验的领袖,一直到现今都被认为是最具有影响力的美国人。

耶稣明白以后门徒都要背负广传天国福音的使命,只是耶稣要门徒明白,个人的野心并不能为天国所使用,因为人没有能力用功劳去建立上帝的国度。因此,一位承接天国使命的领袖是愿意谦卑自己,去除个人野心,而体贴上帝心意的人。至于到时所得的一切的奖赏和肯定都是出于天父上帝的恩典,人无需刻意去争取。

领袖需要谦卑自己,委身服事(太20:25-27)
耶稣看见12位门徒在内心里彼此竞争,原来大家都想成为老大,只是平常不敢在耶稣面前表露出来而已。主耶稣在25-27节便教导他们,怎样的领袖才是真正的老大。在25节,耶稣表明属于天国的领袖不可存着去“统治”他人,或去“管辖”他们的心态。“统治”或“管辖”是世间当权派的作法,这种治理的方式常常带有自私为己的成分的。追求个人突出,唯我独尊,或力图以势压人等等,都是一个角逐竞争的社会里向上爬必不可少的,在基督的国里并不重要。所以耶稣提醒门徒拒绝世俗社会的价值观,耶稣要求门徒对权柄与“大”的理解,正是与世俗习惯的理解正相反;真正的“大”表现在服事之中。真正的老大是在服事中,受到人们的肯定接纳,才能够在人们心中建立起领袖的形象,如此才能在人们之中发挥影响力。

有一个人跑来问伟大神学家奥古斯丁:「身为基督徒,第一重要的美德是什么?」
「谦卑」奥古斯丁回答。
「那么第二个最重要的美德是什么呢?」那人又问。
「谦卑」还是一样的答案。
「那第三个呢?」那人仍不死心的问。
「谦卑」奥古斯丁的回答仍没变。
「为什么是谦卑?」那人不解的问。
奥古斯丁的解释是,基督徒必须由谦卑起至谦卑止。因为稻麦愈成熟,其穗愈下垂。

是的,弟兄姐妹,在经文里耶稣所说的并不是指出,要成为领袖就必须像奴仆那样受人的管制。既然耶稣表明“统治”或“管辖”都不是天国的领导方式,为什么耶稣还要求门徒要有奴仆的心态呢?原来,耶稣所强调的是要有谦卑服事的心态,如此才能真正的影响人心。靠着强硬的手段,那只是使人们暂时顺服而已;但是靠着温和的影响,那却是使人们心甘情愿跟随你,这也正是耶稣的榜样。在这里,耶稣并没有单独对雅各或约翰作出这样的教训,而是对12位门徒教导。可见耶稣并没有意思只要求一两个人那样而已,反而耶稣是要求所有的门徒都要如此行。因此,弟兄姐妹,耶稣这里的教导事实上也是对所有基督徒的教导,提醒我们在谦卑服事当中,成为天国福音的见证人,去影响周围的人,将福音传给他们。

领袖需要有勇气去做对的事(太20:28)
最后,耶稣以自己为榜样,要求门徒效法他的领导风范。耶稣在28节说,“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而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许多人的赎价。”是的,耶稣的确是那样完全地摆上,道成肉身,降卑为人,并且为世人死在十字架上,为世人赎罪。耶稣说到做到。我们要注意,在28节耶稣要求门徒要效仿他的谦卑服事,但是难道门徒也有可能为人舍命,成为别人的赎价?我们必须注意,为人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那是上帝对主耶稣的旨意。这表明耶稣要求我们不但学习谦卑服事,同时也要求我们去实践上帝对我们生命的旨意。

我们听说过,有些领袖拥有很多追随者,也许他们有能力,也许他们的领导方向很明确,他们甚至努力表现的很谦卑,然而他们却不是以“做对的事”而闻名。他也许有良好的品格,但是却很容易向环境妥协。事实上,作为领袖,就必须明白到一点,对的事原本就是领袖应该去做的——无论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当耶稣表达他将受死的时候,他曾受到彼得的阻止,甚至耶稣本身也曾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中,求天父挪去那受死的苦杯。要做对的事,耶稣必须付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他和彼得都曾经尝试拒绝和拦阻上帝的旨意,不过耶稣最后胜过了试探。

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事情,和真正去实行出来其实是两回事。很多领袖当他们达到一个巅峰状态时,为了维持这种成就感,时常会对各方面有所妥协。当然,不妥协,坚持做对的事,并不表示我们要与人对抗、相争。要在人群中做正确的决策和影响人们跟随并实行对的事,这考验领袖的勇气和智慧。

相反的,领袖最失败的地方就是坚持做错误的事。最近,有一支足球队的核心球员,在球赛中拒绝上场,教练教他出场,他坐在位子上对教练,No, I’m not playing today.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结果这位本来既有名气,又有实力的球员,结果不但受到球队的厌恶,而且他本来值5千万英镑的身价,一下下跌到2千5百万英镑,不见了一半。身为球员,上场踢球为球队争取胜利那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正确事情,但是这位球员为他坚持做错误决定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相信其他出名的球队,经过这次的事件后都不会想找聘请他来加入球队,为球队踢球了。事实上,教会里也常有人会说,No, I’m not playing today. 拒绝服事。

弟兄姐妹,我们发现耶稣对于领袖的标准,看起来简单,但事实上却又是十分高难度。当教会改选新的长执,求主帮助我们的长执都是一群亲近主心意、谦卑委身、有勇气和智慧的领袖。也求主帮助我们在各领域中,也能成为这样合神心意的领袖。

2 条评论:

逍遥子Odysseus 说...

good sermon! simple and nice with lots of illustration and application. Approach is quite similar to William Barclay's and Warren Wiersby. Only thing I may ask: Is there any literary analysis of the text?

逍遥子Odysseus 说...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